“天坛建于公元15世纪上半叶,坐落在皇家园林当中,四周古松环抱,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,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,都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,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位置。同时,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。”
——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
天坛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游览之地,而是思索宇宙、时空、天地、古今、物候兴替、天人合一的场所。它是最庄严、肃穆的地方。即使是“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”的皇帝,至此也要走下玉辇,脱去龙袍,换上祭服,虔诚跪拜,敬畏上苍。和所有的皇宫、教堂、寺庙、陵寝、公园等名胜古迹相比,天坛具有迥然不同的史诗性、哲理性、浩然之气的品格。
老子说: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”在那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,人类在冥冥浩渺的天宇和上苍神明面前是何等的渺小和卑微啊!
天坛是北京的标志,许多人慕名而来。穿过两重门,经过大片大片茂密整齐的古松柏林,登上 2.5米高的丹陛桥,正如天坛伟大的建筑师构想的那样,在沉静的绿意里、在肃穆静谧的气氛中、在密林的尽处,透过低矮的蓝色墙头,仰视那无以伦比的祈年殿。仿佛真的从人间漫步到天上,让人不由产生敬畏之心。
来到天坛,那颗被世尘骚动的心就会静下来,沉浸在幽静肃穆的环境中。这时人们就会听到来自那广袤的宇宙深处的声音,那是一种只有用心灵去感觉才能听到声音,这就是庄子说的天籁吧?在这种声音中,反思自己,净化灵魂,从内心就会升起一股力量,催人奋进。
在天坛,听,才听得出味道;听,才能通灵。让人凭借声音的力量,听这无穷的宇宙,感觉来自上苍的声音。
站在圜丘坛的天心石上说话,虽然只用了很小的声音,却可以产生很大的回音,让人感觉像是从地下传来。这样的共鸣,也许在古代人看来,就是天人合一的表现吧。站在圆丘台上向北望,天坛美景尽收眼帘。微风吹拂,林涛阵阵,一簇簇巍峨壮观的殿阙玉宇若隐若现,红白蓝相映,与那斑斓瑰丽的斗拱彩绘、壮美多姿的檐牙翼角以及璀璨夺目的鎏金宝顶融为一体,蔚为壮观。
皇穹宇殿前看到积雪覆盖着一块平常的石头。那就是“三音石”。在击掌声中,侧耳倾听,仿佛听到了石头发出“空、空、空”的清响。这小小的石头,却蕴含着天音、地音、人音。这大概就是所谓“三音”吧!天上日月星,人间生死苦……这一切仿佛都在风吹雪飘中有了安排。在这声音的空旷之处无可措手。